|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锋 » 浙江 » 丽水 » 正文

不断汲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28  浏览次数:42
核心提示:——全省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发言摘要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
不断汲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
——全省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发言摘要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学精悟透用好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更好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日前,全省社科理论界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深化理论学习研究宣传、更好服务治蜀兴川实践等主题进行发言。现将发言进行摘登,以飨读者。   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   姜怡(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发展史,就是一部学精悟透用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学精悟透用好“看家本领”,首先要夯实“学”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从九个方面阐述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全新视角、全新方法,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遵循。夯实“学”的基础,关键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原原本本地深入学、持久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社科工作者应以科学的态度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才能更好地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   学精悟透用好“看家本领”,关键要用足“悟”的力气。“悟透”马克思主义是社科界的基本功、必修课。要在“悟”中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拧紧“总开关”,坚定“四个自信”。要结合治蜀兴川实践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观点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建设,加强经典著作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的解读阐释,不断完善基础研究、学科建设、课题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机制。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课题研究,注重发挥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方面的独特作用。   学精悟透用好“看家本领”,根本要下好“用”的功夫。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新时代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最根本保证,就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社科界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把这一思想内化为坚定的政治信念、清醒的理论自觉、高度的文化自信,切实解决真懂真信真用的问题,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始终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时代性,体现到学术研究、学科建设、教育教学、队伍建设各方面。坚持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领导,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四川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立足中国实践、聚焦治蜀兴川,加强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以学术创新创造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时代价值   刘吕红(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这一深刻论述全面准确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进行了概括,充分体现了科学性和真理性相统一、人民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开放性和时代性相统一,为我们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社会思想史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宝贵贡献和重大影响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马克思“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的观点,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寻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为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方向。永恒的真理指导着伟大的实践,在马克思主义蕴含的理论品质和时代价值的交相辉映中,我们得到深刻启示。   马克思主义是经实践检验的永恒真理,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实践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经和实践相结合,就会产生改变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铁一般的实践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中不断创新,必须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今天,中国共产党人正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使命担当,在新时代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品质和时代的价值,正改变着当代中国、影响着当今世界。所以,我们必须坚定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引,不断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放松   林伯海(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历史与现实证明,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   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要求。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虽然他们并未使用“思想建党”这一命题,但是在指导创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过程中,他们批判当时盛行的错误理论,清除工人运动中的错误思想,使其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武装下,寻求解放的道路。列宁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思想,提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从而奠定了列宁主义式政党的基础。   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密钥。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思想建党之道。通过古田会议有效解决了党和军队内部的非无产阶级思想的问题,使得一个以农民为革命主力的队伍,逐步克服了单纯军事观、极端民主化错误思想,成为一支无产阶级的革命队伍。到了延安时期,通过整风运动,提高了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增强了全党的团结,推动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在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发展、创新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的体制机制,使党的队伍不断壮大,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不断胜利。   进入新时代,要继续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放松。首先,加强理论武装,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凝聚共识,从根本上保持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其次,注重发挥正面宣传引导与舆论斗争的有机结合。进入互联网时代,既要尊重思想理论宣传教育规律,对各种错误思潮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批判,又要积极适应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变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展舆论斗争。再次,我们要把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进一步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李后强(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教授)   作为共产党人伟大旗帜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四个显著特征: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将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之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它的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经济、政治、法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以及“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成为一个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先后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今年2月来川视察时又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些讲话总揽全局、指引方向,紧扣四川实际,鲜明提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总体要求和“五个着力”的重要部署,勾画了四川未来发展蓝图和实现路径。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治蜀兴川最明确、最全面、最精准的定位,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四川量身定做的“定盘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川篇”。贯彻落实“四川篇”,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共性与个性等关系,搞好调查研究,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   大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谋划战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为指导。谋划全省发展战略,要深入贯彻“四川篇”思想,搞好“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四川省情,强化战略意识,把准战略定位;推进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为动力。“四川篇”表达了总书记对四川人民的深厚感情,体现了无穷的真理力量,给全川人民以巨大鼓舞。全省要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天府新区建设,南方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方面下足功夫,不断开拓治蜀兴川的新局面;检验成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为准绳。“四川篇”既是指针,又是蓝图,寄托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四川的殷切希望。这张“蓝图”能否如期兑现、实现程度有多大,是检验全省工作成效的重要准绳。我们要深入研究省委书记彭清华提出的事关全省发展全局的“六个”重大问题,撸起袖子加油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学习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   邓颖(省委党校副校长)   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170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有着高度的科学智慧和强大的理论力量,表现于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并提供了认识和揭示这些规律的立场、观点和科学方法。   理论的魅力在于揭示规律。马克思穷其一生,给我们提供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方法,揭示了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历史性及其相关规律,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我们党的主张与实践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要求,找到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正确道路。   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就是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坚持科学精神,坚持发现、揭示和遵循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规律的能力和水平。认识规律,要有正确的立场。立场不同,看同一现象的角度就不同,得出的结论必然不同,甚至彼此相悖相冲。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是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只有坚持站在人民的立场,才能发现和认识服务人民、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认识规律,要有科学的方法。只有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才能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认识规律,要有科学的态度。真正发现和深刻认识规律不是一个轻松惬意的过程,只有坚持“衣带渐宽终不悔”,才能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收获。   有些人把认识规律看得很简单,动辄就是发现规律;有人把遵循规律看得很不以为然,动辄就讲人定胜天、讲人的精神力可以改变规律,这些都不是应有的科学态度。认识规律,要有宽广的视野。视野与格局决定着对规律的把握与理解。只有努力从更宏大的视野和格局中去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才能发现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宏大规律,进而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逻辑与规律,推动我国改革和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   吴满意(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新时代,要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汲取科学智慧和力量,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马克思通过艰苦卓绝的理论创新与深入工人运动的革命实践,在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上,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将人们对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探求与认识提高到了新高度和新境界,指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运动本质和时代发展方向,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成功走上一条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必须长期坚持,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要坚持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让人民获得解放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的历史方位上,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要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探索时代新课题,回应人类新挑战,其所具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接续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的一次又一次飞跃,关键就在于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不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传播   冯开甫(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正在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执着努力。”我们感悟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不仅为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信仰,更是坚持以科学的思想和态度,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   在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传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传播,就要从整体上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我国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的一个重大科学判断。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的政治智慧、顽强的意志品质、强烈的历史担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新的实践总是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活力。要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具体问题中传播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得以有效传播,并实现由传播到接受、到认同转变,进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必然选择。   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传播。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来自于国际国内各种社会思潮的严峻挑战,针对各种错误思潮的诋毁和冲击,要勇于同其划清界限,善于与其作斗争,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要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政治底线,做好意识形态安全方面的工作;要主动占领网络新阵地,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持续有效的宣传;要培养一批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专业理论功底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工作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 前锋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前锋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